《2020 年全球電子廢物監測》稱:2019 年全球共產生 5360 萬噸電子垃圾,相當于350 艘大型游輪的總重,且大多數電子垃圾都被丟棄和焚燒,僅17.4%被有效回收。
剩下的82.6%大多被運往全球最大的電子垃圾填埋場——非洲加納。這里的污染與切爾諾貝利齊名,但仍有4 萬人在這里工作生活,在此出生的嬰兒70%都患有疾病。
黑煙滾滾下,燒傷、肺部或眼部損傷、慢性惡心和厭食癥都是常態。
面臨這些環境問題,我們能做些什么?
也許是放慢更新電子設備的頻率
也許是一次電子設備的回收嘗試
“愛傳遞·再生電腦教室”項目,收集公眾捐贈的淘汰閑置電腦等電子設備,組織專業力量進行規范再生(無法再生的則移交有資質的專業工廠予以資源化環保處置),幫助貧困地區鄉村學校建設電腦教室,并持續支持。
了解到這個項目電子設備回收的實施流程后,我們決定試一試。
△整理符合標準的電腦主機,等待回收
△三層泡沫包裹,保證運輸安全
接下來,眾谷公益會對電腦設備進行專業分揀及綜合性處置,對于沒有再生價值的,直接送交有正規資質的環保處置企業進行資源化無害處置;對于有再生價值的,組織專業再生團隊進行規范再生。
經檢測后,性能優良的再生電腦將用于幫助貧困地區鄉村學校建設電腦教室,并向捐贈方頒發證書。
一只眼睛看青山
一只眼睛看世界
在江西婺源汪口小學(本次捐贈目的地)的學生心中,最想去的旅行目的地不是繁華的國度或城市,而是篁嶺——一個距離汪口只有兩站公交車的地方。
我們很清楚,他們的夢想之小并不意味缺少探索世界的熱情,只是生活在相對閉塞的環境中,他們并不知道世界有多大,所以才生不出對遠方的憧憬,更做不了大膽的夢。
我們希望“再生電腦教室”能為鄉村孩子鋪一條通往更開闊視界的路,也為他們的夢插上遠行的翅膀。
傳遞-循環-再生
讓環保簡單些
再生電腦教室的建立,其實是廢舊電子設備傳遞-循環-再生的過程,這個過程中,我們做的并不多,但對于鄉村學校、對于自然環境,這個過程意義重大。
現如今,越來越多的領域在追求環保、有機、可再生,GMA也在不斷摸索與嘗試。設計師在選擇建筑材料時,更傾向于選用來自自然天然材料,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,提高空間利用率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。
這些嘗試可能需要許多年后,才看得到成效,但我們已經開始了,這才是最重要的。
本網站由羅森伯格亞太電子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羅森伯格”)創建并運行維護。任何人進入本網站、閱讀任何內容、進行用戶注冊、從本網站下載任何材料或使用本網站提供的資料,即表示同意遵守下列條款。這些條款構成羅森伯格與您之間的協議。若不同意遵守這些條款,切勿使用 本網站。羅森伯格保留未經通知隨時更新下列條款的權利,這些更新將同樣也約束您。任何時間,任何情況下,羅森伯格均有權拒絕任何用戶進入、使用本網站。
羅森伯格保留隨時更正、修改、更新本聲明的權利。
羅森伯格獨立擁有本網站相關網頁內所有資料的版權,或與本網站相關網頁內的資料提供者共同擁有該網頁內資料的版權。未經羅森伯格的明確書面許可,對于本網站上的任何內容,任何人不得對其進行復制或在非羅森伯格所屬的服務器上做鏡像。
本網站所載述的域名、商標、文字、視像及聲音內容、圖形及圖像均受有關商標和著作權的法律保護。未經羅森伯格事先以書面明確的允許,任何企業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復制或傳遞。任何未經授權使用本網站的行為都將違反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》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以及 有關國際公約的規定。